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应该还是即刻上有篇文章推荐的,其实感觉自己还是挺喜欢看这种成功学的书的,虽然自己不一定全部都能一一实践,但是里面总有一些惊世骇俗的概念值得思考,
书里写人们往往高估选择的重要性,忽视习惯,但是其实我觉得我并没有,但是每次想要养成一个习惯都只是坚持前几天。
第二章介绍的几个概念还是有点让我耳目一新的,一个是 身份认同 的概念,其实有点类似吸引力法则的概念,也就是当你想要培养某个习惯的时候,要先让自己认同自己已经是具备那个习惯的人了。
有个抽烟的例子举得特别生动,当别人递烟给你的时候,不应该回答 “谢谢,我在戒烟” ,而是应该回答 “对不起,我不抽烟” ,把自己预设为一个不抽烟的人,这样日积月累,自己也就会相信并且逐渐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了。
仔细想想,这种方法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在哪些场景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呢?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 系统 ,本书比较强调把自己当做一个系统不断去完善、改进,而不是专注于达成某个成果,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去打磨,不断迭代,当这个产品逐渐完善之后,系统也就会变得流畅,各个习惯也就养成了,就像豆瓣上点赞最高的那个评论:“未来的我,是现在的我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先总计一下书中提到的建立习惯的技巧:
- 「指差确认」:透过开口说出自己的行为,把潜意识的习惯拉到有意识的层次。
- 「习惯计分卡」:通过列出自己每天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增加对自身行为的察觉。
- 「执行意向」:將新習慣與確切的時間和地點配對。
- 「习惯堆叠」:将两个或多个习惯堆叠起来,串成一个线性序列。
在养成习惯方面,感觉书里的几个技巧都挺实用的,其实建立习惯最重要的就是把习惯变成潜意识里的一部分,让它自动化地执行。通过每天说出自己做了些什么,可以把潜意识的习惯拉到有意识的层次,这样就可以发现那些习惯是自己已经忽略的,是不是可以改进,但是难的其实是 「指差確認」 这本身其实也是一个习惯,所以最好要把它也放到潜意识里去做,每天刻意地说出自己做了些什么其实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在没仔细看之前,我以为制作习惯积分卡其实感觉是大部分人都尝试过的一个行为,但是其实和我理解的习惯积分卡不太相同,其实这里制作习惯积分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审视自己,而不是去制定一个多么宏伟的目标。
制定执行意向我觉得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我感觉我自己很多时候做不好一件事其实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做好预设,“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 这个公式感觉可以应用到很多场景,在加上时间和地点,感觉可以更精确的掌控习惯。
习惯堆叠我感觉也是最有趣的一个技巧了,把一系列的习惯串成串,让人有一种一切都是按照剧本写好的走向进行的,有一种丝滑流畅的感觉,又或者说是按照程序运行起来,之后如果发现出现什么 bug 了还能不断迭代进行修复,这个方法之后一定要尝试一下。其实感觉真正的难点是找到每个习惯之前的连接关系,要如何把它们串起来。
句子摘录
第一章 - 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 當數百個這類微小的改善累積起來,成果來得比所有人的預想都快。
-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
- 做出好百分之一或糟百分之一的選擇,在當下似乎沒差,但是經過橫越一生的時間放大,便會決定你是怎麼樣的人,或是你能成為怎麼樣的人。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 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財產是財務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體重是飲食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知識是學習習慣的滯後指標,你的雜物是整理習慣的滯後指標。重複什麼,就得到什麼。
- 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 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
- 贏家跟輸家擁有同樣的目標。
- 目標達成不過是短暫的改變。
- 目標限制了你的快樂。
- 目標與長期進步互相矛盾。
第二章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 每個行動系統的背後都是一個信念系統。
- 內在動機的終極型態,就是讓習慣成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
- 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 每個行動都是一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第三章 - 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 帶來可喜後果的行為往往會被重複,而帶來可厭後果的行為比較不可能被重複。
- 提示、渴望、回應、獎賞。
- 一,讓提示顯而易見;二,讓習慣有吸引力;三,讓行動輕而易舉;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第四章 -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
- 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 「指差確認」透過開口說出自己的行為,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
第五章 -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 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
- 對何時何地執行一項新習慣做出確切計畫的人,比較可能真的去執行。
- 我們告訴自己「我要吃得健康一點」或「我要多寫一些文章」,但從來沒說這些習慣要在何時何地發生;我們把這些事交給機遇,期待自己會「突然記得要做」,或是在對的時候剛好受到激勵。
- 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 當你的夢想太模糊,就很容易整天將小例外合理化,而不去處理成功所需的確切任務。
- 其實,每一次的購物都帶來下一次的這種傾向有個名字:狄德羅效應。狄德羅效應顯示,取得一項新的所有物往往會帶來連鎖消費反應,平添額外的購物。
- 建立新習慣時,可以讓行為的連結性為你所用。建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這就叫作習慣堆疊。
- 寫下每天必定會發生的事。
评论